当前位置:阳光管理 > 教师队伍
冬日书香溢,阅读正当时。寒假结束后,红旗区向阳小学举行了以“阅读,遇见更好的自己”为主题的教师读书分享活动,为老师们搭建了共读、共享、共同成长的平台,开启与自我、与教育真谛相拥的美好旅程。
语文组围绕《新课程关键词》一书,展开了富有深度与热情的读书分享。老师们纷纷畅谈阅读体会,共同领略新课程的深邃内涵,交流教学实践中的所思所感。
张爽老师积极把书中的先进理念融入日常教学,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,并探索更为多元的教学评价方式。
邢璐璐老师通过深入研读新课标关键词,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、表达能力、文化素养及个性品质方面的重要作用,这些关键词为她的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方向。
王智逸老师领会到教育理念的更新至关重要。它不仅指引我们关注学生个性、激发学习兴趣,还培养批判性思维。这些关键词让她不断反思和提升自己的教学方式,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。
晁子涵老师从新课程改革的启示、语文课程的关键转向以及具体行动三个方面,分享了自己的独到见解。
孙九老师分享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,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这些关键词为她指明了教学方向,激励她不断学习、提升教学水平,助力学生成长。
申欢欢老师结合自身实践,围绕“深度学习”这一关键词,探讨了未来教学的改进方向。她谈到要关注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,并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,能够全面、动态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进展与成效。
最后朱文芳副书记指出,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,以学习目标为导向,将理论落实于实践,在不断的反思与改进中,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,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。
数学组围绕《我的教育理想》开展读书分享活动,老师们深入交流,碰撞出思维火花,收获颇丰。在分享中,老师们对书中关于教育理想的阐述有深刻感悟。大家一致认为,教育不能局限于知识传授,更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。就像书中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,这与数学教学紧密相关。老师们提出,在教学中,通过设计开放性的数学问题,引导学生自主探究,从而实现从“教知识”到“育人才”的转变。此外,关于理想教师的素养探讨也引发热议。书中提及理想教师应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、教育智慧以及对学生的关爱。老师们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分享,在面对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时,凭借对学生的耐心和鼓励,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,逐步提高成绩。深刻体会到关爱在教育中的重要性。还有老师分享了如何不断提升数学专业知识,以更好地应对教学中的各种挑战,为学生答疑解惑。
郭新新主任着重指出读书的重要性,读书是推动数学组团队成长的关键纽带。通过组织大家共读同一本教育书籍,分享各自感悟,不仅能拓宽彼此的教学视野,丰富教学方法,还能在交流互动中共同提升教学质量。在这种教学相长的浓厚氛围里,数学组全体成员得以不断进步,持续提升专业素养。
苗晋霞主任表示这样的读书交流意义非凡,打破了我们教学思路的局限,让大家从不同视角审视日常教学,为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诸多灵感。通过交流感悟,我们彼此借鉴、共同成长,为提升教学质量筑牢了根基。
申齐副校长对这场读书分享会给予了高度赞扬,希望数学组能把这种读书分享的传统延续下去,不断探索更优质的教学方法,为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,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。
英语组三位老师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对《我的教育理想》这本书的感悟。
张璐老师说,理想的教师,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、激情和诗意的教师,是一个自信自强的教师,是一个善于合作的教师,是一个充满爱心的教师。我们愿用专业的知识和一片赤诚为学生保驾护航,带着最初的教育理想,用心教育,静待花开,和可爱的孩子们共同描绘最绚烂的明天!
朱灵炎老师说,阅读了朱永新先生的《我的教育理想》一书,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向教育真谛的大门。在这个喧嚣与浮躁的时代,这本书如同一股清泉,润泽着教师对教育的渴望与追求之心。它不仅是对教育现状的深刻洞察,更是对未来教育的美好憧憬,引领我们在教育的广袤天地里思考、探索、觉醒。每一页文字都承载着朱永新先生对教育的深情与厚望,也激发了我们内心深处对理想教育的向往和追求。
刘红玉老师说,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,教育工作者肩负着重要的使命。我们需要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,推动教育改革,实现教育理想,让每个生命都能在教育中绽放光彩。
高丽萍副校长表示,朱永新教授的《我的教育理想》一书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,让我们明白教育的真谛不在于追求完美,而在于不断接近理想。
科学组的老师们通过阅读《学科作业设计体系指引》这本书,认识到了学科作业设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。她们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自己的所读、所想与所获。这本书不仅提出了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设计策略,如使用主题引领、问题导向作为载体来规划作业,以及根据教学目标融合核心素养来制定作业目标。还提供了实用的作业设计方法和策略,强调了作业设计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。 老师们结合自身经验及班级情况进行探讨与分析,从不同的视角畅谈阅读感悟,更表达了自己读书的收获与快乐。
体育组老师阅读了《关于学科作业体系设计指引》,这本书明确了作业设计的目标和原则,强调作业设计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,注重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,同时遵循科学性、层次性、趣味性和实践性等原则。同时丰富了作业设计的方法和策略,提供了多种作业类型和设计方法,如基础性作业、拓展性作业、探究性作业等,并详细阐述了每种类型的设计要点和实施策略。
道德与法治组付坤老师对《学科作业体系设计指引》一书进行了解读,她认为这本书不仅是作业设计的工具书,更是教育理念的革新指南。对道法教师而言,唯有将“立德树人”的根本任务贯穿于作业设计的每一个细节,才能让学生在法治意识与道德情感的融合中成长为有担当的公民。未来的实践中,她持续探索“减负增效”与“素养落地”的平衡点,让作业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阶梯。
音乐组李嘉宇老师通过阅读认识到了作业设计的重要性。作业作为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、获得更多知识经验的有效途径,是学生彰显个性的舞台、师生沟通的桥梁。
美术组梁楠老师抓住了学科核心素养部分内容,反思了此前绘画技能训练的不足,将要在本学期注重全方位培养孩子艺术素养,深化分层作业理念,增加作业的趣味性和创新性。